必阇赤
詞語 | 必阇赤 |
---|---|
拼音 | bì dū chì |
字數(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蒙古語音譯。解釋:
(一)、蒙古語音譯。
元 代官名,掌管文書等事。亦譯作“必徹徹”、“必赤赤”。 宋 彭大雅 《黑韃事略》:“必徹徹者,漢語令史也,使之主行文書耳。” 元 無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必赤赤懷著文簿。”《元史·兵志二》:“為天子主文史者曰必闍赤。”《元史·祭祀志三》:“設(shè)神位于中書省,用登歌樂,遣必闍赤致祭焉。必闍赤,譯言典書記者。”
釋義:
bì dū chì ㄅㄧˋ ㄉㄨ ㄔㄧˋ必阇赤 《元史·百官志一》記載:蒙古必阇赤二十二人,左司十六人,右司六人。蒙古語音譯。 元 代官名,掌管文書等事。亦譯作“必徹徹”、“必赤赤”。 宋 彭大雅 《黑韃事略》:“必徹徹者,漢語令史也,使之主行文書耳。” 元 無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必赤赤懷著文簿。”《元史·兵志二》:“為天子主文史者曰必闍赤。”《元史·祭祀志三》:“設(shè)神位于中書省,用登歌樂,遣必闍赤致祭焉。必闍赤,譯言典書記者。”
相關(guān)詞語:
哀兵必勝白眉赤眼必不撓北必恭必敬必里遲離必由之路必爭之地白兔赤烏白魚赤烏必不得已必操勝券必躬必親必經(jīng)之路必也正名剝極必復(fù)操刀必割赤壁鏖兵赤膊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