曭朗
詞語 | 曭朗 |
---|---|
拼音 | tǎng lǎ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朦朧不明貌。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地不寒而蕭瑟,月無云而曭朗。” 南朝 梁 蕭子云 《玄圃園講賦》:“朝曭朗而戒旦,云依霏而卷簇。” 唐 儲光羲 《晚霽中園喜赦作》詩:“曭朗天宇開,家族躍以喜。”解釋:
(一)、朦朧不明貌。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地不寒而蕭瑟,月無云而曭朗。” 南朝 梁 蕭子云 《玄圃園講賦》:“朝曭朗而戒旦,云依霏而卷簇。” 唐 儲光羲 《晚霽中園喜赦作》詩:“曭朗天宇開,家族躍以喜。”
釋義:
1.朦朧不明貌。
相關詞語:
風清月朗豁然開朗霽風朗月朗朗乾坤朗目疏眉朗朗上口朗月清風清風朗月神清氣朗書聲朗朗天朗氣清天清氣朗月朗風清月朗星稀疏疏朗朗朗若列眉豐神俊朗目似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