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辟
詞語 | 徵辟 |
---|---|
拼音 | zhǐ b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謂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稱征,三公以下召之稱辟。《后漢書·儒林傳下·蔡玄》:“學(xué)通五經(jīng),門徒常千人,其著録者萬六千人,徵辟并不就。”五代 齊己《聞沉彬赴吳都請辟》詩:“長訝高眠得穩(wěn)無,果隨徵辟起江湖。”金 王若虛《謬誤雜辨》:“謝安 初不就徵辟,夫人 劉氏 見家門富貴而 安 獨(dú)靜退,謂曰:‘丈夫不如此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話説自 漢 以前,人才只是舉薦徵辟,故有賢良方正、茂才異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聞達(dá)之科。”章炳麟《箴新黨論》:“郭林宗 以在野之士昵邇公卿,雖不應(yīng)徵辟,終不出於浮華競名之域。”相關(guān)詞語:
鞭辟近里鞭辟入里鞭辟向里鞭辟著里不辟斧鉞獨(dú)辟蹊徑放辟邪侈放辟淫侈含宮咀徵含商咀徵鴻蒙初辟開天辟地開疆辟土另辟蹊徑六通四辟天開地辟三征七辟汪洋辟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