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語掾
詞語 | 三語掾 |
---|---|
拼音 | sān yǔ yuàn |
字?jǐn)?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阮宣子 有令聞,太尉 王夷甫 見而問曰:‘老 莊 與圣教同異?’對(duì)曰:‘將無同。’太尉善其言,辟之為掾。世謂‘三語掾’。”《晉書·阮瞻傳》亦載此事,但 王衍 作 王戎,阮修 作 阮瞻。后常以“三語掾”作為幕府官的美稱。唐 劉商《雜言哀悼姚倉曹》詩:“可憐三語掾,長作九泉灰。”宋 蘇軾《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詩:“欲知妙湛與總持,更問 江 東三語掾。”金 元好問《益父曹弟見過》詩:“從事舊慚三語掾,通家猶記十年兄。”解釋:
(一)、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阮宣子 有令聞,太尉 王夷甫 見而問曰:‘ 老 莊 與圣教同異?’對(duì)曰:‘將無同。’太尉善其言,辟之為掾。世謂‘三語掾’。”《晉書·阮瞻傳》亦載此事,但 王衍 作 王戎 , 阮修 作 阮瞻 。后常以“三語掾”作為幕府官的美稱。
唐 劉商 《雜言哀悼姚倉曹》詩:“可憐三語掾,長作九泉灰。” 宋 蘇軾 《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詩:“欲知妙湛與總持,更問 江 東三語掾。” 金 元好問 《益父曹弟見過》詩:“從事舊慚三語掾,通家猶記十年兄。”
釋義:
三語掾,典故名, 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阮修因三個(gè)字而被任命官員。后用“三語掾”等對(duì)幕府官員的贊美。
相關(guān)詞語:
三家村挨三頂五捱三頂四捱三頂五巴三覽四半部論語半夜三更不成三瓦不三不四八難三災(zāi)白璧三獻(xiàn)巴三攬四半三不四避軍三舍避君三舍不經(jīng)之語不言不語不壹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