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子
詞語 | 鞍子 |
---|---|
拼音 | ān z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放在牲口背上馱運東西或供人騎坐的器具,多用皮革或木頭加棉墊制成。解釋:
(一)、鞍具。放在牲口背上馱運東西或供人乘坐的器具。多用皮革或木頭加棉墊制成。
《水滸傳》第五十回:“這騎馬號烏騅馬,鞴上鞍子,扣了三條肚帶。”《儒林外史》第二回:“ 夏總甲 坐在上席,先吩咐和尚道:‘和尚,把我的驢牽在后園槽上,卸了鞍子,將些草喂的飽飽的。’”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馬夫們立刻搬出來鑲著銀飾的白鞍子,白色的錦緞墊褥,配著閃光的白銅鐙子。”
釋義:
放在牲口背上馱運東西或供人騎坐的器具,多用皮革或木頭加棉墊制成。
造句:
1、他騎一匹瘦骨伶仃的大馬,用的鞍子很大,把馬背遮掉了一半.
2、男孩看到背上有嶄新“鞍子”的小馬.
相關詞語:
碰釘子矮子看戲愛民如子鞍馬勞頓鞍馬勞困鞍馬之勞鞍前馬后矮子觀場鞍馬勞倦鞍馬勞神抱子弄孫不當人子不肖子孫鮑子知我博物君子才子佳人草頭天子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