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鑿
詞語 | 斧鑿 |
---|---|
拼音 | fǔ zá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斧子和鑿子。(二)、用斧子和鑿子加工,比喻雕琢詩文詞句,使顯得造作,不自然:斧鑿痕。
解釋:
(一)、斧子與鑿子。泛指工具或刑具。
《三國志·魏志·鍾繇傳》:“不待遠假斧鑿於彼肉刑,然后有罪次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陸門子 一日出去了,渾家聞得間壁有斧鑿之聲。”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復遠念 盤古 未生,斧鑿未經之世,又事之所必有者已。”
(二)、以斧鑿加工。亦喻指詩文雕琢過甚,造作不自然。
明 胡應麟 《詩藪·宋》:“ 邢居實 《秋風三迭》……語語天成,盡謝斧鑿。” 清 曹寅 《十四夜東署看月》詩:“修飾似曾須斧鑿,清真誰謂出塵埃。”《花城》1981年增刊第3期:“若刻意斧鑿,反倒弄巧成拙。”
釋義:
斧鑿,斧子和鑿子,引申為文藝作品等矯揉造作。
造句:
1、 面對懸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條裂縫來,但用斧鑿,能進一寸進一寸,能進一尺進一尺,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
2、 面對懸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條縫來,但用斧鑿,得進一寸進一寸,得進一尺進一尺,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華羅庚
相關詞語:
班門弄斧不避斧鉞不辟斧鉞穿鑿附會操斧伐柯大刀闊斧刀鋸斧鉞丁公鑿井伐性之斧方枘圓鑿方鑿圓枘斧鉞湯鑊斧鉞之誅方枘圜鑿斧破斨缺附會穿鑿鬼斧神工鬼工雷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