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碎
詞語 | 玉碎 |
---|---|
拼音 | yù su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比喻為保持氣節而犧牲。與“瓦全”相對。參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解釋:
(一)、美玉碎裂。比喻美好的事物遭遇不幸。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 荊山 鵲飛而玉碎, 隨 岸蛇生而珠死。”
(二)、美玉碎裂。形容聲音清脆。
唐 李賀 《李憑箜篌引》:“ 崑山 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王琦 匯解:“玉碎,狀其聲清脆。”
(三)、美玉碎裂。謂為理想、正義而死。
三國 魏 阮籍 《吊某公文》:“如何不弔?玉碎冰摧。”《南史·王僧達傳》:“大丈夫寧當玉碎,安可以沒沒求活。” 清 侯方域 《為吳氏禱子疏》:“不辭玉碎,留暫時於人間;所喜石堅,得請申於帝座。”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我 李自成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釋義:
玉碎是漢語典故,出自《北齊書·元景安傳》,比喻自毀而不委曲求全的行動。據《北齊書·元景安傳》記載,權臣高洋建立北齊政權取代東魏時,為防東魏皇族東山再起,便將東魏宗室近親44家700多人處死,以便斬草除根。東魏的遠支宗室元景安等人商議請求改姓高,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反對,說:“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其言論被元景安告發,高洋下令將元景皓處決,賜元景安姓高。
造句:
1、不為五斗米折腰士可殺,不可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2、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毀其節。
相關詞語:
八珍玉食冰肌玉骨冰清玉潔冰清玉潤伯玉知非不吝珠玉白玉微瑕白玉無瑕抱玉握珠冰潔玉清冰清玉粹不分玉石炊金饌玉摧蘭折玉摧身碎首柴天改玉爨桂炊玉雕闌玉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