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
詞語 | 借貸 |
---|---|
拼音 | jiè dài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向人借或借給人(錢)。(二)、指簿記或資產(chǎn)表上的借方和貸方。
解釋:
(一)、向人借用錢物。
《晉書·王衍傳》:“父卒于 北平 ,送故甚厚,為親識之所借貸,因以捨之。” 明 唐順之 《與胡梅林總督書》三:“弟亦搜括家貲,并借貸,僅得銀五百兩,通公所給,是千金而已。” 巴金 《利娜》上:“他沒有這筆錢,因此只得向押款銀行借貸。”
(二)、將錢物借給他人。
宋 葉適 《故昭慶軍承宣使崇國趙公行狀》:“民業(yè)耕者,田主借貸之。”《金史·熙宗紀(jì)》:“﹝ 皇統(tǒng) 四年﹞十月壬辰,立借貸飢民酬賞格。”
釋義:
1.一般指向人借用錢物,或者指簿記或資產(chǎn)表上的借方和貸方。《晉書·王衍傳》:“父卒于北平,送故甚厚,為親識之所借貸,因以舍之。” 明唐順之《與胡梅林總督書》三:“弟亦搜括家貲,并借貸,僅得銀五百兩,通公所給,是千金而已。”巴金《利娜》上:“他沒有這筆錢,因此只得向押款銀行借貸。”2.將錢物借給他人。宋葉適《故昭慶軍承宣使崇國趙公行狀》:“民業(yè)耕者,田主借貸之。”《金史·熙宗紀(jì)》:“﹝皇統(tǒng)四年﹞十月壬辰,立借貸饑民酬賞格。”
造句:
1、學(xué)會計得學(xué)會“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做人得明白求人不如求自己!
2、時間是一筆貸款,即便再守信用的借貸者也還不起。
相關(guān)詞語:
背城借一百不一貸草船借箭東挪西借法無可貸告貸無門借貸無門借刀殺人借風(fēng)使船借古諷今借古喻今借花獻佛借交報仇借酒澆愁借面吊喪借尸還魂借書留真借題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