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
詞語 | 睽違 |
---|---|
拼音 | kuí wéi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差錯;背違。唐 顏師古《上<漢書注>序》:“顧召幽仄,俾竭芻蕘。匡正睽違,激揚鬱滯。”唐 元稹《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館夜對桐花寄樂天》詩:“是夕遠思君,思君瘦如削。但感事睽違,非言官好惡。”(二)、分隔;離別。南朝 梁 何遜《仰贈從兄興寧置南》詩:“一朝異言宴,萬里就睽違。”唐 李朝威《柳毅傳》:“洎 錢塘 季父論親不從,遂至睽違,天各一方,不能相問。”明 葉盛《水東日記·劉三吾與陳南賓書》:“暮年以來,每一得姻家書,輒興骨肉睽違之感,友朋相繼凋謝之痛。”《文明小史》第一回:“這番因事進京,恰好遇著 柳知府 放了外任,從此南北睽違,不能常見。”柯靈《<阿英散文選>序》:“一九四九年第一次文代大會期間,我在新生的故都和他重逢以后,又是長期的睽違。”
解釋:
(一)、差錯;背違。
唐 顏師古 《上<漢書注>序》:“顧召幽仄,俾竭芻蕘。匡正睽違,激揚鬱滯。” 唐 元稹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館夜對桐花寄樂天》詩:“是夕遠思君,思君瘦如削。但感事睽違,非言官好惡。”
(二)、分隔;離別。
南朝 梁 何遜 《仰贈從兄興寧置南》詩:“一朝異言宴,萬里就睽違。” 唐 李朝威 《柳毅傳》:“洎 錢塘 季父論親不從,遂至睽違,天各一方,不能相問。” 明 葉盛 《水東日記·劉三吾與陳南賓書》:“暮年以來,每一得姻家書,輒興骨肉睽違之感,友朋相繼凋謝之痛。”《文明小史》第一回:“這番因事進京,恰好遇著 柳知府 放了外任,從此南北睽違,不能常見。” 柯靈 《<阿英散文選>序》:“一九四九年第一次文代大會期間,我在新生的故都和他重逢以后,又是長期的睽違。”
釋義:
睽違,詞語,正確為“暌違”,讀作“kuí wéi”。1.差失;差錯;背違。2.分離;分隔;離別。出自顏師古《漢書敘例》。“目”字旁為誤寫,正確是“日”字旁。
造句:
1、 睽違政壇多年后,他東山再起,高票當選立委。
2、 另一個好消息是大霸尖山在睽違4年后將于九月重新開放。
相關(guān)詞語:
不違農(nóng)時避跡違心不得違誤德音莫違負心違愿靖言庸違靜言庸違樂行憂違逆天違理逆天違眾遷善塞違色仁行違事與愿違事與心違事與原違萬目睽睽違法亂紀違心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