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法
詞語 | 筆法 |
---|---|
拼音 | bǐ fǎ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寫字、畫畫、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他的字,筆法圓潤秀美。他以豪放的筆法,寫出了大草原的風光。解釋:
(一)、畫畫、寫字、作文的技法或特色。
唐 顏真卿 《懷素上人草書歌序》:“某早歲嘗接游居,屢蒙激勸,教以筆法。”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昌花 寫生逼真,而筆法輭俗,殊無古人格致。”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先修王善書》:“余嘗睹王所書《多心經(jīng)》,用《圣教》筆法,體勢遒勁。” 茅盾 《無題》:“我這是把《詩經(jīng)》上反復詠嘆的筆法神而化之的。”
釋義:
所謂筆法,寫字作畫用筆的方法,即中國畫特有的用線方法。中國書畫主要都以線條表現(xiàn),所用工具都是尖鋒毛筆,要使書畫的線條點畫富有變化,必先講究執(zhí)筆,在運筆時掌握輕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稱為“筆法”。唐張懷瓘道《玉堂禁經(jīng)·用筆祛》云: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于“永”字。故元趙孟頫于《蘭亭跋》中云:“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造句:
1、魯迅的文章筆法凝練,令人回味無窮。
2、報紙上的這篇短文,頗有春秋筆法。
相關詞語:
抱法處勢筆飽墨酣筆大如椽筆耕硯田筆墨官司筆掃千軍筆下超生筆下生花筆走龍蛇筆誅墨伐秉筆直書不二法門不法常可不及之法敗法亂紀筆底超生筆底春風筆底龍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