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
詞語 | 素描 |
---|---|
拼音 | sù miá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種主要以線條和明暗對照的表現手法來描繪物體或人物形象的繪畫。一般用單色的鉛筆或木炭等工具繪制。素描練習是西方傳統(tǒng)造型藝術的基本功之一。解釋:
(一)、單用線條描寫、不加彩色的繪畫。是造型藝術的基礎。
魯迅 《書信集·致曹白》:“因為木刻究竟是繪畫,所以先要學好素描。” 丁玲 《韋護》第一章:“ 韋護 不覺在心上,將這美的線條,作了一次素描,他愿意這女人沒有睡著。”
(二)、文學上運用簡潔樸素不加渲染的寫法亦稱素描。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的階級意識》:“﹝ 杜甫 《石壕吏》﹞詩,完全是素描。” 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未帶地圖的旅人》:“我的特寫基本上是用文字從事的素描寫生,藝術加工主要是在剪裁上。”
釋義:
素描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繪畫形式,也是最古老的藝術語言。簡單來講,素描是指單一顏色的繪畫。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才發(fā)現了其獨特的表現魅力。在這一時期,意大利畫家馬薩丘、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人發(fā)明并運用了透視學、解剖學和構圖學原理,為素描表現的立體感和空間感提供了科學的依據,逐步完善了素描。從此,素描便作為一種近乎完美的繪畫形式在全世界畫壇獨樹一幟。
相關詞語:
愛素好古安之若素把素持齋冰魂素魄持齋把素淡寫輕描甘之若素好丹非素紅裝素裹懷真抱素還淳反素艱苦樸素積素累舊描寫畫角描龍繡鳳描神畫鬼描頭畫角樸素無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