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調
詞語 | 音調 |
---|---|
拼音 | yīn di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聲音的高低程度。頻率越大,音調越高。人的聲音也有高低不同,兒童的音調比成人高,女人的音調比男人高。解釋:
(一)、發聲說話、吟誦詩文時的腔調。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庾太尉 在 武昌 ,秋夜氣佳景清,使吏 殷浩 、 王胡之 之徒登南樓理詠,音調始遒。”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唐衢 ﹞唯善哭,每一發聲;音調哀切,聞者泣下。” 魯迅 《彷徨·祝福》:“鎮上的人們也仍然叫她 祥林嫂 ,但音調和先前很不同?!?/p>
(二)、指樂曲的旋律。泛指樂聲。
宋 危稹 《漁家傲·和晏虞卿詠侍兒彈箜篌》詞:“十四條絃音調遠,柳絲不隔芙蓉面?!?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所恨無良琴;若得良琴,音調益勝?!?/p>
釋義:
聲音頻率的高低叫做音調(Pitch),是聲音的三個主要的主觀屬性,即音量(響度)、音調、音色(也稱音品) 之一。表示人的聽覺分辨一個聲音的調子高低的程度。音調主要由聲音的頻率決定,同時也與聲音強度有關。對一定強度的純音,音調隨頻率的升降而升降;對一定頻率的純音、低頻純音的音調隨聲強增加而下降,高頻純音的音調卻隨強度增加而上升。
造句:
1、鵝的叫聲,音調嚴肅鄭重,似厲聲呵斥。
2、他的聲音很低,卻圓潤響亮,音調像銀子般純凈。
相關詞語:
八音迭奏步調一致八音遏密北鄙之音陳詞濫調陳辭濫調德音莫違調兵遣將調虎離山大音希聲調弦品竹鼎鼐調和遏密八音風調雨順弓調馬服古調不彈古調單彈改曲易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