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乃伊
詞語 | 木乃伊 |
---|---|
拼音 | mù nǎi yī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亦稱“干尸”。按古埃及人的方法,涂抹香油或用防腐劑處理后埋葬的人體或其他動物解釋:
(一)、干尸。用防腐的藥物、香料殮藏尸體,年久干癟,可以保存至數千年。以古代 埃及 最為盛行。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木乃伊》:“ 回回 田地有年七八十歲老人,自愿捨身濟眾者,絶不飲食,惟澡身啖蜜,經月,便溺皆蜜。既死,國人殮以石棺,仍滿用蜜浸,鐫志歲月於棺蓋,瘞之。俟百年啟封,則蜜劑也……俗曰蜜人,番言木乃伊。” 郭沫若 《戰聲集·詩歌國防》詩:“小說和戲劇中如果沒有詩,等于碑酒和荷蘭水走掉了氣,等于是沒有靈魂的木乃伊。”
釋義:
①古代埃及人為使人的尸體能長久不壞,對它加以防腐處理后制成的“干尸”。這與古埃及人的宗教觀念有關。也反映了他們高超的醫學水平。 ②比喻僵化的事物。
造句:
1、收到信息者是埃及木乃伊,刪除信息是非洲臭蟲,回復者是盧旺達野豬,不回復者是手術不成功的泰國人妖,儲存者是美洲變態狂!
2、南瓜燈,小鬼怪,你不給糖就掏壞;吸血鬼,木乃伊,今日出來曬一曬;莫著慌,莫害怕,一點糖果全潰敗。他們不是來索命,而是來把快樂送。一起玩,一起樂,萬圣節里咱快樂!
相關詞語:
草木皆兵草木俱朽草木知威寸木岑樓草木蕭疏草木愚夫草衣木食池魚林木馳志伊吾觸石決木大興土木呆若木雞登木求魚獨木難支蠹眾木折呆如木雞呆似木雞獨木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