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樓
詞語 | 城樓 |
---|---|
拼音 | chéng ló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城墻上所建的樓閣式建筑。解釋:
(一)、城門上的了望樓。
《后漢書·鄧禹傳》:“ 光武 舍城樓上,披輿地圖。”《三國志·魏志·郭皇后傳》:“霖雨百餘日,城樓多壞。” 唐 白居易 《寄微之》詩:“驛路緣云際,城樓枕水湄。” 魯迅 《故事新編·出關》:“到得關上,立刻開了大廳來招待他。這大廳就是城樓的中一間。”
釋義:
1.城門上的了望樓。
造句:
1、 拆掉一座城樓,像挖去我一塊肉;剝去了外城的城磚,像剝去我一層皮。梁思成
2、 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看得稍微清楚了。高高的城樓上,掛著幾個木籠子。啊,這不是懸首示眾嗎?江姐一驚,緊走了幾步,仔經一看,木籠子里,果然盛著一顆顆血淋淋的人頭!
相關詞語:
空城計背城借一背城一戰背山起樓兵臨城下百城之富城北徐公城狐社鼠城下之盟赤舌燒城楚棺秦樓寸木岑樓岑樓齊末成城斷金城門魚殃城下之辱楚館秦樓單兵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