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領
詞語 | 本領 |
---|---|
拼音 | běn lǐ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技能;能力:有本領。本領高強。解釋:
(一)、技能,本事。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琵琶》:“ 段 奏曰:‘且請 崑崙 彈一調。’及彈,師曰:‘本領何雜,兼帶邪聲。’”《朱子全書》卷十二:“問 管仲 小器。曰:只為他本領淺,只做得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之功。”《紅樓夢》第二回:“ 雨村 最贊這 冷子興 是個有作為大本領的人。” 沙汀 《在其香居茶館里》:“他是主任的重要助手,雖然并無多少才干,惟一的本領就是毫無顧忌。”
(二)、主旨,要領。
《朱子語類》卷十二:“人之為學,千頭萬緒,豈可無本領。”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若泥文逐句,不識本領,即支離決裂,工夫都無下落。”
(三)、指主要的,要緊的。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功名二字,是俺本領前程,不索賢卿憂慮。”
(四)、本源,根本。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楚漢魏六朝下》:“《雪浪齋日記》云:‘昔人有言:《文選》爛,秀才半。正為《文選》中事多,可作本領爾。’”《朱子全書》卷十二:“本領若是,事事發出來皆是;本領若不是,事事皆不是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一》:“讀書萬卷,下筆有神,此作詩之本領也。”
釋義:
本領即能力,就是指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所必需的主觀條件。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并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能力總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動相聯系在一起的。離開了具體活動既不能表現人的能力,也不能發展人的能力。
相關詞語:
拔本塞源拔新領異報本反始背本趨末本來面目本末倒置本同末異本相畢露本小利微本性難移變本加厲秉要執本不得要領不惜工本拔本塞原背本就末本鄉本土本支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