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鴻
詞語 | 哀鴻 |
---|---|
拼音 | āi h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悲鳴的鴻雁。(二)、《詩·小雅·鴻雁》:“鴻鴈于飛,哀鳴嗸嗸。”《序》云:“《鴻鴈》,美宣王也。萬民離散,不安其居,而能勞來還定,安集之。”后以“哀鴻”比喻流離失所的人們。
解釋:
(一)、悲鳴的鴻雁。
南朝 宋 謝惠連 《泛湖歸出樓中玩月》詩:“哀鴻鳴沙渚,悲猨響山椒。” 唐 韓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途中見寄》詩:“哀鴻鳴清耳,宿霧褰高旻。” 清 孫枝蔚 《泊舟毘陵觸目有述》詩:“傍晚朔風急,哀鴻斷幾行。”
(二)、《詩·小雅·鴻雁》:“鴻鴈于飛,哀鳴嗸嗸。”《序》云:“《鴻鴈》,美 宣王 也。萬民離散,不安其居,而能勞來還定,安集之。”后以“哀鴻”比喻流離失所的人們。
清 洪昇 《長生殿·收京》:“流離百室,哀鴻滿路悲戚。” 劉國鈞 《辛壬之間雜詩》:“胡盧依樣君休問,中澤哀鴻血未枯。”
釋義:
悲鳴的鴻雁。比喻哀傷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鴻”一語出自“鴻雁”。《詩·小雅·鴻雁》曰:“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比哲人,謂我劬(qú,勞苦)勞。
造句:
1、軍閥混戰時期,中國大地上哀鴻遍野。
2、一旦爆發戰爭就會出現哀鴻滿路的局面。
相關詞語:
哀哀父母哀哀欲絕哀兵必勝哀而不傷哀感天地哀感頑艷哀感中年哀告賓服哀鴻遍野哀毀骨立哀梨蒸食哀絲豪竹哀思如潮哀天叫地哀痛欲絕哀鴻遍地哀毀瘠立哀聲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