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究
詞語 | 體究 |
---|---|
拼音 | tǐ jiū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體察考究。 宋 蘇轍 《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躬親與當(dāng)職官員同共體究利害。”《金史·河渠志》:“ 河 防利害初不與卿等事,然臺官無所不問,應(yīng)體究者亦體究之。” 明 王守仁 《答顧東橋書》:“體究踐履,實地用功。”(2).親自查究。 宋 洪邁 《夷堅丁志·沅州秀才》:“遣巡檢 索忠 者體究其事。”《金史·忠義傳三·姬汝作》:“時宣使 石珪 體究 洛陽 所以破及 強伸 死節(jié)事。”《元典章·臺綱二·體察》:“其管軍官亦不得取受錢物,私放軍人及冒名代替,如違,仰體究得實,申臺呈省。”(3).體會思考。《朱子語類》卷九七:“‘體’,猶體當(dāng)、體究之‘體’,言以自家身己去體那道。”解釋:
(一)、體察考究。
宋 蘇轍 《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躬親與當(dāng)職官員同共體究利害。”《金史·河渠志》:“ 河 防利害初不與卿等事,然臺官無所不問,應(yīng)體究者亦體究之。” 明 王守仁 《答顧東橋書》:“體究踐履,實地用功。”
(二)、親自查究。
宋 洪邁 《夷堅丁志·沅州秀才》:“遣巡檢 索忠 者體究其事。”《金史·忠義傳三·姬汝作》:“時宣使 石珪 體究 洛陽 所以破及 強伸 死節(jié)事。”《元典章·臺綱二·體察》:“其管軍官亦不得取受錢物,私放軍人及冒名代替,如違,仰體究得實,申臺呈省。”
(三)、體會思考。
《朱子語類》卷九七:“‘體’,猶體當(dāng)、體究之‘體’,言以自家身己去體那道。”
釋義:
體究(tǐ jiū ㄊㄧˇ ㄐㄧㄨ),意思是體察考究。
相關(guān)詞語:
遍體鱗傷不成體統(tǒng)不可究詰不識大體卑身賤體卑身屈體膘肥體壯稱體載衣赤身露體赤身裸體村學(xué)究語此事體大椎膚剝體芳蘭竟體凡胎濁體放心解體躬體力行公忠體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