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
詞語 | 一得 |
---|---|
拼音 | yī de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所得極少。多用作謙辭。稱自己見解膚淺或成績微小:一得之見。一得之功。解釋:
(一)、一點可取之處;一點長處。
《晏子春秋·雜下十八》:“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后用以謙稱自己的意見或心得。 宋 蘇軾 《湖州謝上表》:“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獨無寸長。” 明 陳邦瞻 《宋史紀事本末·金亮南侵》:“臣有愚慮,請殫一得。”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二七:“我愿意把‘愚者’的‘一得’貢獻給諸位同學。”
(二)、盡得,全得。
《禮記·大傳》:“圣人南面而聽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與焉;一曰治親,二曰報功,三曰舉賢,四曰使能,五曰存愛。五者一得於天下,民無不足,無不瞻者。” 鄭玄 注:“五事得則民足。” 孫希旦 集解:“一得,猶言盡得也。”
(三)、得到一件或一個。
《漢書·鮑宣傳》:“民有七亡,而無一得,欲望國安,誠難。” 晉 葛洪 《抱樸子·清鑒》:“ 叔向 之母, 申 氏之子,非不能一得,然不能常也。”
(四)、一旦得以,一旦能夠。
《北齊書·文苑傳·祖鴻勛》:“一得把臂入林,桂巾垂枝,攜酒登巘,舒席平山,道素志,論舊款,訪丹法,語玄書,斯亦樂矣。”
釋義:
一得是漢語詞語,是指一點收獲。
造句:
1、 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
2、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
相關詞語:
清一色一刀切一風吹一溜煙一窩蜂一而光一牛鳴一掊土一人敵一言堂一字師安閑自得安于一隅昂然自得傲睨得志傲睨一世遨翔自得傲睨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