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詞
詞語 | 讬詞 |
---|---|
拼音 | tuō cí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飾詞;借詞推托。解釋:
(一)、飾詞;借詞推托。
唐 張說 《贈戶部尚書河?xùn)|公楊君神道碑》:“其孤 濯 注 等銜恤靡訴、託詞疇識,感稱伐之垂文,哀劬勞之罔極。” 明 海瑞 《教約》:“今后生員之家,值冠婚等事,敢不行稟,併不依禮而行者,痛治之,其以父兄託詞者尤可惡。”
釋義:
讬詞拼音是tuō cí,注音是ㄊㄨㄛ ㄘㄧˊ,出處是《贈戶部尚書河?xùn)|公楊君神道碑》。
相關(guān)詞語:
不贊一詞百喙一詞包攬?jiān)~訟陳詞濫調(diào)詞不逮理詞鈍意虛詞窮理極詞不達(dá)意諂詞令色陳言膚詞出詞吐氣出言吐詞詞不逮意詞華典贍詞清訟簡詞窮理盡詞窮理絕詞窮理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