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詞語 | 山西 |
---|---|
拼音 | shān x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中國華北地區的省,簡稱“晉”。舊以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面積16萬平方公里,人口2530萬,省會太原。全省處于黃土高原上,煤炭儲量占全國的1/3,鋁、銅等亦豐。采煤,采銅、鋁、鋼鐵,電力為該省工業的支柱。晉南為商品糧產區,鐵路交通發達,總長有2千多公里解釋:
(一)、山的西坡。
《爾雅·釋山》:“山西曰夕陽,山東曰朝陽。” 邵晉涵 正義:“山西暮乃見日,故曰夕陽,山東朝乃見日,故曰朝陽。”
(二)、 戰國 、 秦 、 漢 時稱 崤山 、 華山 以西地區。又稱 關 西。
《史記·太史公自序》:“ 蕭何 填撫 山 西。” 張守節 正義:“謂 華山 之西也。” 宋 蘇轍 《六國論》:“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 山西 千里之 秦 ,而不免於滅亡。”
(三)、稱 太行山 以西 黃河 以東地區。
隋 末置 山 西 河 東黜陟討捕大使, 元 置 河 東 山西道 宣慰使司, 明 置 山西行中書省 , 清 至今皆為 山西省 。
釋義:
1.山的西坡。 2.戰國﹑秦﹑漢時稱崤山﹑華山以西地區。又稱關西。 3.稱太行山以西黃河以東地區。隋末置山西河東黜陟討捕大使,元置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司,明置山西行中書省,清至今皆為山西省。
造句:
1、 現在河北、察哈爾、綏遠和山西的壹部分雖已喪失,但我們抉不灰心,堅抉號召全軍配合壹切友軍為保衛山西恢復失地而血戰到底。
2、 前幾天,我們全家去了綿山旅游。綿山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以春秋介子推而享譽海內外,有2600余年的歷史,是我國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名山。
相關詞語:
挨山塞海安如泰山安如太山安若泰山巴山蜀水巴山夜雨拔地搖山拔山超海拔山蓋世拔山扛鼎跋山涉水白山黑水半壁江山寶山空回背山起樓逼上梁山表里山河冰山難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