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豹
詞語 | 隱豹 |
---|---|
拼音 | yǐn b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漢 劉向《列女傳·陶答子妻》:“答子 治 陶 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其妻數諫不用……‘妾聞 南山 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犬彘不擇食,以肥其身,坐而須死耳。’”后因以“隱豹”比喻愛惜其身,隱居伏處而有所不為。唐 杜甫《戲寄崔評事表侄蘇五表弟韋大少府諸侄》詩:“隱豹深愁雨,潛龍故起云。”解釋:
(一)、漢 劉向 《列女傳·陶答子妻》:“ 答子 治 陶 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其妻數諫不用……‘妾聞 南山 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犬彘不擇食,以肥其身,坐而須死耳。’”后因以“隱豹”比喻愛惜其身,隱居伏處而有所不為。
唐 杜甫 《戲寄崔評事表侄蘇五表弟韋大少府諸侄》詩:“隱豹深愁雨,潛龍故起云。”
釋義:
隱豹,典故名,典出《列女傳》卷二〈賢明傳·陶荅子妻〉。南山有一種黑色的豹,可以在連續七天的霧雨天氣里而不吃東西為了長出花紋,躲避天敵。后因以“隱豹”比喻愛惜其身,隱居伏處而有所不為。
相關詞語:
豹死留皮豹頭環眼惻隱之心豺狼虎豹洞隱燭微遁世隱居父為子隱發隱擿伏鉤深索隱管中窺豹花遮柳隱含明隱跡鴻隱鳳伏九關虎豹九閽虎豹窺豹一斑龍肝豹胎狼蟲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