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絲欄
詞語 | 朱絲欄 |
---|---|
拼音 | zhū sī lán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織有紅格的絹帛或畫有紅格的紙箋。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又 宋 亳 間,有織成界道絹素,謂之烏絲欄、朱絲欄,又有繭紙。” 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又令二人張朱絲欄於其前, 白 ( 李白 )取筆抒思,晷不停綴,十篇立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趙松雪書杜集》:“ 康熙 辛酉六月,在 慈仁寺 見 趙松雪 手書 杜 詩一部,用朱絲欄,字作行楷。” 茅盾 《子夜》一:“她拿起那套書,翻開來看,是朱絲欄夾貢紙端端正正的楷書。”解釋:
(一)、織有紅格的絹帛或畫有紅格的紙箋。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又 宋 亳 間,有織成界道絹素,謂之烏絲欄、朱絲欄,又有繭紙。” 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又令二人張朱絲欄於其前, 白 ( 李白 )取筆抒思,晷不停綴,十篇立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趙松雪書杜集》:“ 康熙 辛酉六月,在 慈仁寺 見 趙松雪 手書 杜 詩一部,用朱絲欄,字作行楷。” 茅盾 《子夜》一:“她拿起那套書,翻開來看,是朱絲欄夾貢紙端端正正的楷書。”
釋義:
朱絲欄,拼音zhū sī lán,是紙箋,出自年代唐清,引證于《唐國史補》、《本事詩·高逸》。
相關詞語:
哀絲豪竹抱布貿絲白白朱朱白發朱顏半絲半縷鞭絲帽影剝繭抽絲抽絲剝繭寸絲半粟寸絲不掛吹竹彈絲獨繭抽絲單絲不線滴露研朱雕欄玉砌傅粉施朱分厘毫絲分絲析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