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鹿
詞語 | 觸鹿 |
---|---|
拼音 | chù l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典出《晉書·孝友傳·許孜》:“俄而二親沒,柴毀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縣之 東山,躬自負土……鎮宿墓所,列植松柏亙五六里。時有鹿犯其松栽,孜 悲嘆曰:‘鹿獨不念我乎!’明日,忽見鹿為猛獸所殺,置於所犯栽下。”后因以“觸鹿”謂孝感所至,墓地無奔走撞犯之鹿患的典故。宋 蘇軾《同年程德林求先墳·思成堂》詩:“養松無觸鹿,助祭有馴烏。”清 顧炎武《墓后結廬三楹作》詩:“舊栽松樹無觸鹿,惟有老柏銜悲枯。”解釋:
(一)、典出《晉書·孝友傳·許孜》:“俄而二親沒,柴毀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縣之 東山 ,躬自負土……鎮宿墓所,列植松柏亙五六里。時有鹿犯其松栽, 孜 悲嘆曰:‘鹿獨不念我乎!’明日,忽見鹿為猛獸所殺,置於所犯栽下。”后因以“觸鹿”謂孝感所至,墓地無奔走撞犯之鹿患的典故。
宋 蘇軾 《同年程德林求先墳·思成堂》詩:“養松無觸鹿,助祭有馴烏。” 清 顧炎武 《墓后結廬三楹作》詩:“舊栽松樹無觸鹿,惟有老柏銜悲枯。”
釋義:
1.典出《晉書.孝友傳.許孜》:"俄而二親沒,柴毀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縣之東山,躬自負土……鎮宿墓所,列植松柏亙五六里。時有鹿犯其松栽,孜悲嘆曰:'鹿獨不念我乎!'明日,忽見鹿為猛獸所殺,置于所犯栽下。"后因以"觸鹿"謂孝感所至,墓地無奔走撞犯之鹿患的典故。
相關詞語:
標枝野鹿觸機便發觸景生情觸類旁通觸目皆是觸目驚心觸目如故觸目慟心觸目興嘆觸物興懷觸處機來觸地號天觸斗蠻爭觸景傷懷觸景傷情觸景傷心觸類而長觸類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