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龍
詞語 | 一龍 |
---|---|
拼音 | yī l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三國志·魏志·華歆傳》“議論持平,終不毀傷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歆 與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學,三人相善,時人號三人為‘一龍’, 歆 為龍頭, 原 為龍腹,寧為龍尾?!焙笥米鞯鋵崱?清 顧炎武 《孫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峯時僑居太原不獲執紼》詩:“ 淄澠 竟誰知, 管華 稱一龍?!?h2>解釋:1.《三國志·魏志·華歆傳》"議論持平,終不毀傷人"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歆與北海邴原﹑管寧俱游學,三人相善,時人號三人為'一龍',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后用作典實。
造句:
1、 一鳳并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鳳死落坡東。風送雨,雨隨風,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羅貫中
2、 神話中的牛郎織女,只在農歷七月七日這一天才有一龍一豬的相會。
相關詞語:
跑龍套清一色一刀切一風吹一溜煙一窩蜂一而光一牛鳴一掊土一人敵一言堂一字師安于一隅傲睨一世鰲憤龍愁傲睨一切白龍魚服百不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