婑媠
詞語 | 婑媠 |
---|---|
拼音 | wǒ duò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 婑嫷 ”。亦作“ 婑墮 ”。柔弱美好貌?!斗窖浴返诙巴?、嫷、窕,艷美也……南 楚 之外曰嫷” 晉 郭璞 注:“言婑嫷也?!薄读凶印钪臁罚骸?穆 之后庭比房數(shù)十,皆擇稚齒婑媠者盈之?!?唐 鮑溶 《章華宮行》:“小腰婑墮三千人,宮衣水碧顏青春。”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敘畫》:“士女宜秀色婑媠之態(tài),田家有醇甿樸野之真。”解釋:
(一)、亦作“ 婑嫷 ”。亦作“ 婑墮 ”。柔弱美好貌。
《方言》第二“娃、嫷、窕,艷美也……南 楚 之外曰嫷” 晉 郭璞 注:“言婑嫷也。”《列子·楊朱》:“ 穆 之后庭比房數(shù)十,皆擇稚齒婑媠者盈之。” 唐 鮑溶 《章華宮行》:“小腰婑墮三千人,宮衣水碧顏青春?!?明 陶宗儀 《輟耕錄·敘畫》:“士女宜秀色婑媠之態(tài),田家有醇甿樸野之真?!?/p>
釋義:
1.亦作"婑嫷"。亦作"婑墮"。 2.柔弱美好貌。
相關(guān)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