蜾蠃
詞語 | 蜾蠃 |
---|---|
拼音 | guǒ luǒ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種寄生蜂。蜾蠃屬胡蜂的統(tǒng)稱解釋:
(一)、寄生蜂的一種。亦名蒲盧。腰細(xì),體青黑色,長約半寸,以泥土筑巢于樹枝或壁上,捕捉螟蛉等害蟲,為其幼蟲的食物,古人誤以為收養(yǎng)幼蟲。
漢 揚(yáng)雄 《法言·學(xué)行》:“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文選·劉伶<酒德頌>》:“二豪侍側(cè),焉如蜾蠃之與螟蛉。” 李善 注引 李軌 曰:“蜾蠃,蜂蟲也……蜂蟲無子,取桑蟲蔽而殪之,幽而養(yǎng)之,祝曰:‘類我。’久則化而成蜂蟲矣。” 清 錢謙益 《題<將相談兵圖>》詩:“指撝丑虜成沙蟲,睥睨公侯類蜾蠃。”
釋義:
1.寄生蜂的一種。亦名蒲盧。腰細(xì)﹐體青黑色﹐長約半寸﹐以泥土筑巢于樹枝或壁上﹐捕捉螟蛉等害蟲﹐為其幼蟲的食物﹐古人誤以為收養(yǎng)幼蟲。
造句:
1、 蜾蠃,蜾蠃蜂:非群居的黃蜂中的一種,尤指屬于壺巢胡蜂亞科的幾種筑泥巢的蜂。
2、 原來蜾蠃將螟蛉銜回窩中,用自己尾上的毒針把螟蛉刺個半死,然后在其身上產(chǎn)卵,而小的蜾贏孵化之后,就一直以螟蛉的幼蟲為食。
相關(guān)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