癤子
詞語 | 癤子 |
---|---|
拼音 | jiē z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皮膚病,由葡萄球菌或鏈狀菌侵入毛囊內引起。癥狀是局部出現充血硬塊,化膿,紅腫,疼痛。解釋:
(一)、由葡萄球菌或鏈狀菌侵入毛囊內引起的皮膚病。癥狀是局部出現充血硬塊,化膿,紅腫,疼痛。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葛》﹝主治﹞引 孫思邈 《千金方》:“癤子初起,葛蔓燒灰,水調傅之,即消。”
釋義:
皮膚病,由葡萄球菌或鏈狀菌侵入毛囊內引起。癥狀是局部出現充血硬塊,化膿,紅腫,疼痛。
造句:
1、 寫作是由不得我的事。好比我長了個癤子,只等癤子一熟,就非得把膿擠出來不可。
2、 老鼠尾巴上害癤子,出膿也不多。吳敬梓
相關詞語:
碰釘子矮子看戲愛民如子矮子觀場抱子弄孫不當人子不肖子孫鮑子知我博物君子才子佳人草頭天子赤子之心村夫俗子典妻鬻子東墻處子讀書種子大雅君子戴高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