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體
詞語 | 繼體 |
---|---|
拼音 | jì t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嫡子繼承帝位。《史記·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司馬貞 索隱:“繼體謂非創業之主,而是嫡子繼先帝之正體而立者也。”(二)、泛指繼位。《漢書·師丹傳》:“先帝暴棄天下而陛下繼體,四海安寧,百姓不懼。”《續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元年》:“仁宗 繼體保成,致天下于大安者四十二年,功德可謂極矣。”
(三)、猶言子女。北周 庾信《傷心賦》:“至於繼體,多從夭折。”清 唐孫華《王鶴尹挽詩》之二:“撥遣閒愁聊顧曲,縈牽繼體暗沾巾。”
解釋:
(一)、嫡子繼承帝位。
《史記·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 司馬貞 索隱:“繼體謂非創業之主,而是嫡子繼先帝之正體而立者也。”
(二)、泛指繼位。
《漢書·師丹傳》:“先帝暴棄天下而陛下繼體,四海安寧,百姓不懼。”《續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元年》:“ 仁宗 繼體保成,致天下于大安者四十二年,功德可謂極矣。”
(三)、猶言子女。
北周 庾信 《傷心賦》:“至於繼體,多從夭折。” 清 唐孫華 《王鶴尹挽詩》之二:“撥遣閒愁聊顧曲,縈牽繼體暗沾巾。”
釋義:
繼體【拼音】:jì tǐ【解釋】:泛指繼位。【出處】;《漢書·師丹傳》:“先帝暴棄天下而陛下繼體,四海安寧,百姓不懼。”
相關詞語:
比肩繼踵遍體鱗傷不成體統不識大體卑身賤體卑身屈體膘肥體壯稱體載衣赤身露體存亡繼絕赤身裸體出震繼離此事體大重明繼焰椎膚剝體斷鶴繼鳧芳蘭竟體焚膏繼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