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簋
詞語 | 簠簋 |
---|---|
拼音 | fǔ gu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 簠與簋。兩種盛黍稷稻粱之禮器。《禮記·樂記》:“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晏子春秋·雜上十二》:“ 景公 飲酒,夜移于 晏子 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聲,愿與夫子樂之。’ 晏子 對曰:‘夫布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2. 猶苞苴。指賄賂。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臺省·王聚洲給事》:“ 滇 人 王聚洲 ,以庶常授工科給事,素有才名,慷慨論事,物情甚嚮之。忽為 鄭御史 環樞 所劾。專指其簠簋,穢狀滿紙。 王 不待處分竟歸。”參見“ 簠簋不飾 ”。解釋:
(一)、簠與簋。兩種盛黍稷稻粱之禮器。
《禮記·樂記》:“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晏子春秋·雜上十二》:“ 景公 飲酒,夜移于 晏子 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聲,愿與夫子樂之。’ 晏子 對曰:‘夫布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
(二)、猶苞苴。指賄賂。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臺省·王聚洲給事》:“ 滇 人 王聚洲 ,以庶常授工科給事,素有才名,慷慨論事,物情甚嚮之。忽為 鄭御史 環樞 所劾。專指其簠簋,穢狀滿紙。 王 不待處分竟歸。”參見“ 簠簋不飾 ”。
釋義:
【讀音】fǔ guǐ【解釋一】簠與簋。兩種盛黍稷稻粱之禮器。①《禮記·樂記》:“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②《晏子春秋·雜上十二》:“ 景公飲酒,夜移于晏子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聲,愿與夫子樂之。’晏子對曰:‘夫布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③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田)穰苴對曰:‘夫御寇敵,誅悖亂,臣請謀之。若夫布薦席,陳簠簋,君左右不乏,奈何及于介胄之士耶?’”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