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生
詞語 | 狂生 |
---|---|
拼音 | kuáng shē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狂妄無知的人。(二)、不拘小節的人。
解釋:
(一)、無知妄為的人。
《荀子·君道》:“危削滅亡之情舉積此矣,而求安樂,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胥時而樂。” 明 王錂 《春蕪記·報仇》:“須知彩鳳,怎肯隨鴉。笑狂生低下,也空勞受盡波查。” 郭沫若 《南冠草》第五幕:“不過也使這狂生可受得一點痛苦。”
(二)、狂放的人。
《后漢書·仲長統傳》:“ 統 性俶儻,敢直言,不矜小節,默語無常,時人或謂之狂生。” 唐 陸龜蒙 《幽居賦》:“有雕龍之辯,然后為狂生。” 清 孫枝蔚 《念奴嬌·題黃大宗小像》詞:“曾忝座上稱賓,狂生老矣,減盡從前慧。” 李光 《集詩述感》:“狂生意氣書生膽,滄海西風一劍寒。”
釋義:
狂生,指不受世俗觀念的浸染,崇尚真性情的人。指那些不受世俗約束,喜歡以自己的觀點來處事的人。他們崇尚個人的能力,而且勇于用自己的辦法解決問題。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公(袁可立)獨謂是狂生,無他。卒讞不得實,乃已。”
造句:
1、 心臟上像是瞬間破土而出一顆瘋狂生長的巨大食人花,在幾秒鐘的時間內就用它肥碩的枝葉遮蓋了所有的光線,巨大的黑暗里,無數帶刺的藤蔓纏繞攫緊我的喉嚨。
2、 在介紹其癲狂生涯的基礎上,著重論述他的諷刺詩、風流詩以及自贊詩,并探尋其漢詩的藝術成就。
相關詞語:
愛生惡死安生服業安生樂業白面書生百弊叢生百花生日筆下超生筆下生花髀里肉生髀肉復生變生不測變生肘腋別開生面不生不滅白面儒生百死一生半生半熟半生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