鸛雀
詞語 | 鸛雀 |
---|---|
拼音 | guàn qu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即鸛。水鳥名。(二)、指鸛雀樓。
解釋:
(一)、即鸛。水鳥名。
《詩·豳風·東山》“鸛鳴于垤” 三國 吳 陸璣 疏:“鸛,鸛雀也。似鴻而大,長頸赤喙,白身黑尾翅。樹上作巢,大如車輪,卵如三升桮。望見人按其子令伏,徑舍去。一名負釜,一名黑尻,一名背灶,一名皁裙。又泥其巢一傍為池,含水滿之,取魚置池中,稍稍以食其雛。”《舊五代史·周書·齊藏珍傳》:“ 揚州 地實卑濕,食物例多腥腐,臣去歲在彼,人以鱓魚饋臣者,視其盤中虬屈,一如虵虺之狀,假使鸛雀有知,亦應不食,豈況於人哉!”
(二)、指鸛雀樓。
清 顧炎武 《蒲州西門外鐵牛唐時所造以繫浮橋者今河西徙十馀里矣》詩:“失水黿鼉沒,依城 鸛雀 鄰。”
釋義:
1.即鸛。水鳥名。 2.指鸛雀樓。
造句:
1、鸛雀樓心境則包含了飽經風霜、回家途中的人生智慧。
2、我們舉《登鸛雀樓》這首詩來說明近體詩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此外五言絕句還有三種平仄格式,共四種格式。
相關詞語:
處堂燕雀叢雀淵魚東南雀飛鳧趨雀躍歡呼雀躍黃雀伺蟬黃雀銜環黃雀在后見雀張羅羅雀掘鼠門可羅雀明珠彈雀門堪羅雀雀屏中選雀鼠之爭雀小臟全雀角鼠牙雀馬魚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