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縶
詞語 | 拘縶 |
---|---|
拼音 | jū zh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押系;束縛。《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正始 九年舉秀才”裴松之 注引《管輅別傳》:“然見 清河郡 內有一騏驥,拘縶后廄歷年,去 王良、伯樂 百八十里,不得騁天骨,起風塵,以此憔悴耳。”晉 葛洪《抱樸子·博喻》:“故鷙禽以奮擊拘縶,言鳥以智慧見籠。”《南史·孔靖傳》:“侯景 陷 建鄴,朝士并被拘縶。”宋 司馬光《謝始平公以近詩一卷賜示》詩:“絳帳生徒東閣客,微官拘縶如樊籠。”《清史稿·太祖紀》:“解爾蔽手,去爾護項,毋自拘縶,不便於奮繫。”解釋:
(一)、押系;束縛。
《三國志·魏志·管輅傳》“ 正始 九年舉秀才” 裴松之 注引《管輅別傳》:“然見 清河郡 內有一騏驥,拘縶后廄歷年,去 王良 、 伯樂 百八十里,不得騁天骨,起風塵,以此憔悴耳。”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故鷙禽以奮擊拘縶,言鳥以智慧見籠。”《南史·孔靖傳》:“ 侯景 陷 建鄴 ,朝士并被拘縶。” 宋 司馬光 《謝始平公以近詩一卷賜示》詩:“絳帳生徒東閣客,微官拘縶如樊籠。”《清史稿·太祖紀》:“解爾蔽手,去爾護項,毋自拘縶,不便於奮繫。”
釋義:
拘縶,拼音jū zhí,含義押系;束縛。
相關詞語:
不拘小節不拘一格不拘細節不拘細行不拘形跡跌蕩不拘放誕不拘放縱不拘放浪不拘放浪無拘急張拘諸拘神遣將井管拘墟拘攣補衲拘奇抉異拘俗守常拘文牽義泥古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