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
詞語 | 東陵 |
---|---|
拼音 | dōng lí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莊子·駢拇》:“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殘生傷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盜跖之非乎!”后因以“東陵”代稱跖。(二)、漢邵平的別稱。
(三)、指東陵瓜。
(四)、復姓。相傳為秦東陵侯邵平之后。一說,春秋齊景公時有人隱居東陵,后以之為氏。見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卷二引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
解釋:
(一)、《莊子·駢拇》:“ 伯夷 死名於 首陽 之下, 盜跖 死利於 東陵 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殘生傷性,均也,奚必 伯夷 之是而 盜跖 之非乎!”后因以“東陵”代稱 跖 。
《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 南荊 之跋扈, 東陵 之巨猾。” 李善 注:“ 東陵 , 盜跖 也。” 清 錢謙益 《次韻徐叟文虹七十自壽》之四:“悠悠名利笑排場,屈指 東陵 更 首陽 。”
(二)、 漢 邵平 的別稱。
唐 杜甫 《園人送瓜》詩:“ 東陵 跡蕪絶, 楚 漢 休征討。園人非故侯,種此何草草!” 宋 周邦彥 《西平樂》詞:“重慕想、 東陵 晦跡, 彭澤 歸來,左右琴書自樂,松菊相依,何況風流鬢未華。”參見“ 東陵侯 ”。
(三)、指東陵瓜。
晉 陸機 《瓜賦》:“東陵出於 秦 谷,桂髓起於 巫山 。”參見“ 東陵瓜 ”。
(四)、復姓。相傳為 秦 東陵侯 邵平 之后。一說, 春秋 齊景公 時有人隱居 東陵 ,后以之為氏。見 宋 鄧名世 《古今姓氏書辯證》卷二引 漢 應劭 《風俗通義》佚文。
釋義:
1.《莊子.駢拇》:"伯夷死名于首陽之下,盜跖死利于東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殘生傷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盜跖之非乎!"后因以"東陵"代稱跖。 2.漢邵平的別稱。 3.指東陵瓜。 4.復姓。相傳為秦東陵侯邵平之后。一說,春秋齊景公時有人隱居東陵,后以之為氏。見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卷二引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
造句:
1、 寶鼎淪伊谷,瑤臺成古丘。西山傷遺老,東陵有故侯。
2、 以東陵為例,通過對樹木種植和管理,將儒家的文化和傳統習俗凝聚在皇陵的修建上,借助皇陵這一象征的昭示和表達,以給清王朝的存在披上合法的外衣。
相關詞語:
東道主東窗計遼東豕霸陵醉尉暴內陵外避世墻東不識東家拆東補西拆西補東大江東去東奔西走東窗事發東床快婿東床坦腹東倒西歪東道之誼東方千騎東風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