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砭
詞語 | 針砭 |
---|---|
拼音 | zhēn bi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砭是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使用方法已失傳?!搬橅尽北扔靼l現或指出錯誤,以求改正:痛下針砭。針砭時弊。解釋:
(一)、亦作“鍼砭”。用砭石制成的石針。亦謂針灸治病。
宋 蘇軾 《休兵久矣而國益困》:“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鍼砭》:“古者鍼砭之妙,真有起死之功。” 清 孫枝蔚 《自號濁翁因賦》:“此疾何時瘳,難施鍼砭術。” 張弦 《記憶》:“如果說,今日的痼疾已到了難于針砭的地步,那么,起初的癬疥之患,不就發生于你 秦慕平 這塊基本健康的肌膚之上嗎?”
釋義:
砭是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使用方法已失傳。“針砭”比喻發現或指出錯誤,針“貶”是錯誤的說法。
相關詞語:
暗度金針步線行針砭庸針俗穿針引線大海撈針大政方針頂針續麻東海撈針飛針走線法灸神針海底撈針橫針豎線見縫插針金針度人金針見血綿里藏針磨杵成針磨杵作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