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招
詞語 | 自招 |
---|---|
拼音 | zì zhā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自取;自致。(二)、自己供認。
解釋:
(一)、自取;自致。
《后漢書·獨行傳·譙玄》:“君高節已著,朝廷垂意,誠不宜復辭,自招兇禍。”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 亶 掩泣而言曰:‘罪過自招,自滅自消,豈敢更將面目,來污圣朝。’” 宋 真德秀 《再守泉州勸農文》:“比之游惰廢業,自取飢寒,放蕩不謹,自招危辱者,相去遠矣。”
(二)、自己供認。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 劉爺 看了書吏所録口詞,再要拷問,三人都不打自招。”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行樂》:“此皆 湖上笠翁 瞞人獨做之事,筆機所到,欲諱不能,俗語所謂不打自招者非乎。”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 許欽文 自名他的第一本小說集為《故鄉》,也就是在不知不覺中,自招為鄉土文學的作者。”
釋義:
1.自取;自致。 2.自己供認。
造句:
1、他無意中說漏了嘴,這真是不打自招。
2、他忙于辯解的樣子,簡直就是欲蓋彌彰,不打自招。
相關詞語:
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悲不自勝閉關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能自拔不能自已不由自主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