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祀
詞語 | 血祀 |
---|---|
拼音 | xuè s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祭祀。凡祭,必殺牲取血,故稱。解釋:
(一)、指祭祀。凡祭,必殺牲取血,故稱。
《后漢書·鄧騭傳》:“宜收還冢次,寵樹遺孤,奉承血祀,以謝亡靈。” 李賢 注:“血祀謂祭廟殺牲取血以告神也。”《舊唐書·忠義傳序》:“ 由 、 麑 、 信 、 讓 之徒,君人者常宜血祀。” 陳去病 《論戲劇之有益》:“或并取其遺制絶之,則 炎 黃 之血祀斬, 漢 唐 之聲威滅矣。”
釋義:
1.指祭祀。凡祭﹐必殺牲取血﹐故稱。
相關詞語:
碧血丹心兵不血刃抱璞泣血兵未血刃兵無血刃蒼蠅見血椎心泣血萇弘碧血椎牛歃血椎心嘔血丹心碧血杜鵑啼血刀光血影蹈鋒飲血拊心泣血覆宗滅祀狗血淋頭狗血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