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語
詞語 | 駢語 |
---|---|
拼音 | pián yǔ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四六對偶的語言。解釋:
(一)、四六對偶的語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禨祥·雷震陵碑》:“雷震 長陵 碑,上命重建,時內(nèi)臣督工竣事,敘薦閣部,科道諸臣皆用駢語,如憲臣勘功臚列無異,識者已駭其僭矣。”《明史·閹黨傳·閻鳴泰》:“凡疏詞揄揚,一如頌圣,稱以‘ 堯 天帝德,至圣至神’。而閣臣輒以駢語褒答。”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五篇:“惟于文辭,乃大有增刪,幾乎改觀,除去惡詩,增益駢語;描寫亦愈入細微。”
釋義:
1.四六對偶的語言。
相關(guān)詞語:
半部論語不經(jīng)之語不言不語讒言佞語車馬駢闐沉吟不語出語成章出處語默出言吐語村學(xué)究語低聲細語對床夜語多言多語惡語傷人惡語相加惡語中傷風(fēng)言醋語風(fēng)言風(fēng)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