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火
詞語 | 灶火 |
---|---|
拼音 | zào hu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方〉。(二)、燒飯的灶。
解釋:
(一)、炊煙。
唐 駱賓王 《晚泊蒲類》詩:“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
釋義: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xí)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shè)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fù)責(zé)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hù)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shè)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shù)纳裣瘛]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jiān)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lián),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造句:
1、 掐掉電源掐掉不安,滅掉灶火滅掉災(zāi)禍,防止高溫防掉隱患,排查易爆排掉懈怠。用消火栓消除大火的無情,用滅火器熄滅災(zāi)難的火舌。消防宣傳日,預(yù)防火災(zāi),祝您一生平安!
2、 一種爐灶火焰控制器,是用在各種帶有風(fēng)機的小灶燃煤機上的電控裝置。
相關(guān)詞語:
熬油費火抱薪救火不通水火把薪助火抱火厝薪抱火寢薪抱火臥薪鼻端出火鼻端生火鼻頭出火炳如觀火炳若觀火不避水火不避湯火不食煙火沉灶產(chǎn)蛙趁火打劫撮鹽入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