赪尾
詞語 | 赪尾 |
---|---|
拼音 | chēng wěi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頳尾”。赤色的魚尾。晉 張協(xié)《七命》:“范公 之鱗,出自 九溪,頳尾丹鰓,紫翼青鬐。”(二)、借指魚。宋 徐鉉《和御制夏日垂釣作》:“文竿乍拂圓荷動,頳尾時飜素荇香。”宋 梅堯臣《潁上得鯉魚為膾懷馀姚謝師厚》詩:“青蓑潭上老赬尾,網(wǎng)中魚買作秋盤。”
(三)、《詩·周南·汝墳》:“魴魚赬尾,王室如燬。”毛 傳:“赬,赤也,魚勞則尾赤。”后以“赬尾”指憂勞,勞苦。唐 羅隱《西京崇德里居》詩:“進乏梯媒退又難,強隨豪貴殢 長安 ……錦鱗赬尾平生事,卻被閒人把釣竿。”前蜀 韋莊《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黑頭期命爵,頳尾尚憂魴。”金 元好問《落魄》詩:“行役魚赬尾,歸期烏白頭。”
(四)、指奔波勞苦之人。清 顏光猷《京都雜詠》:“哀鴻應滿野,頳尾莫忘歸。”
(五)、《詩·周南·汝墳》“魴魚頳尾”孔穎達 疏:“鄭氏 云:‘魚肥則尾赤。’”后以“赬尾”指魚肥。唐 皮日休《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種魚》:“池中得春魚,點點活如蟻。一月便翠鱗,終年必頳尾。”
解釋:
(一)、亦作“頳尾”。赤色的魚尾。
晉 張協(xié) 《七命》:“ 范公 之鱗,出自 九溪 ,頳尾丹鰓,紫翼青鬐。”
(二)、借指魚。
宋 徐鉉 《和御制夏日垂釣作》:“文竿乍拂圓荷動,頳尾時飜素荇香。” 宋 梅堯臣 《潁上得鯉魚為膾懷馀姚謝師厚》詩:“青蓑潭上老赬尾,網(wǎng)中魚買作秋盤。”
(三)、《詩·周南·汝墳》:“魴魚赬尾,王室如燬。” 毛 傳:“赬,赤也,魚勞則尾赤。”后以“赬尾”指憂勞,勞苦。
唐 羅隱 《西京崇德里居》詩:“進乏梯媒退又難,強隨豪貴殢 長安 ……錦鱗赬尾平生事,卻被閒人把釣竿。”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黑頭期命爵,頳尾尚憂魴。” 金 元好問 《落魄》詩:“行役魚赬尾,歸期烏白頭。”
(四)、指奔波勞苦之人。
清 顏光猷 《京都雜詠》:“哀鴻應滿野,頳尾莫忘歸。”
(五)、《詩·周南·汝墳》“魴魚頳尾” 孔穎達 疏:“ 鄭氏 云:‘魚肥則尾赤。’”后以“赬尾”指魚肥。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種魚》:“池中得春魚,點點活如蟻。一月便翠鱗,終年必頳尾。”
釋義:
赪尾是中國漢語里的詞匯,有多種意思。
相關詞語:
附驥尾跋胡疐尾擺尾搖頭蠶頭燕尾藏頭露尾徹頭徹尾楚尾吳頭春冰虎尾徹首徹尾從頭徹尾從頭到尾從頭至尾大頭小尾刀頭燕尾道頭知尾道頭會尾魴魚赪尾改頭換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