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
詞語 | 自制 |
---|---|
拼音 | zì zh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自己制造:自制糕點。自制玩具。(二)、克制自己:自制力。難以自制。
解釋:
(一)、自行制訂;自己制造。
《漢書·王吉傳》:“古者衣服車馬貴賤有章,以褒有德而別尊卑,今上下僭差,人人自制,是以貪財誅利,不畏死亡。” 顏師古 注:“言無節(jié)度。” 南朝 梁 陶弘景 《古今刀劍錄》:“ 齊高帝 蕭道成 以 建元 二年造一刀,銘曰‘定業(yè)’,長五尺,篆書‘自制之’。” 宋 陳亮 《問答上》:“君臣有定位,聽命有常所,非天下之人所得而自制也。” 梁啟超 《少年中國說》:“夫國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於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
(二)、克制自己。
唐 柳宗元 《與呂道州溫論非國語書》:“余勇不自制,以當(dāng)后世之訕怒,輒乃黜其不臧,救世之謬,凡為六十七篇,命之曰《非國語》。” 宋 文天祥 《<指南錄>自序》:“余至 通 ,聞二王建元帥府於 永嘉 , 陳樞使 與 張少保 世杰 方以 李 郭 之事為己任,狼狽憔悴之餘,喜不自制。” 茅盾 《第一個半天的工作》:“ 黃女士 覺得很不舒服,就竭力自制地要把注意集中在她自己座位的所在--沒有窗的西墻角。”
釋義:
自制,指自行制訂;自己制造;克制自己。
相關(guān)詞語:
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悲不自勝閉關(guān)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能自拔不能自已不由自主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