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
詞語 | 從眾 |
---|---|
拼音 | cóng zhò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按多數人的意見或流行的做法(行事)。解釋:
(一)、依從多數人的意見。
《左傳·成公六年》:“圣人與眾同欲,是以濟事,子盍從眾?”《左傳·成公六年》:“善鈞從眾。夫善,眾之主也。三卿為主,可謂眾矣。從之,不亦可乎?”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困學違從眾,明公各勉旃。” 明 李贄 《題孔子像于芝佛院》:“余何人也,敢謂有目?亦從眾耳。既從眾而圣之,亦從眾而事之,是故吾從眾事 孔子 於 芝佛之院 。” 魯迅 《華蓋集·通訊二》:“其實 中國 并沒有 俄國 之所謂智識階級,此事說起來話太長,姑且從眾這樣說。”
釋義:
從眾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通常情況下,多數人的意見往往是對的。從眾服從多數,一般是不錯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獨立思考。不顧是非曲直的一概服從多數,隨大流走,則是不可取的,是消極的“盲目從眾心理”。
造句:
1、逆反行為同從眾行為一樣愚蠢。我們需要的是思考,而不是投票表決。
2、不論到哪里都要打扮俏麗,生命短暫,何苦從眾。
相關詞語:
愛鶴失眾礙難從命比類從事彼眾我寡病從口入博采眾長博施濟眾不負眾望百鬼眾魅百依百從比眾不同悲從中來便宜從事博采眾議才華超眾草率從事超度眾生超群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