蜷曲
詞語 | 蜷曲 |
---|---|
拼音 | quán q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彎曲(多用于人或動物的肢體):兩腿蜷曲起來。草叢里有一條蜷曲著的赤練蛇。解釋:
(一)、蜷曲:屈曲;拳曲。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今日為辛丑第二日,大雪中作此,老梅蜷曲,吐兩三花,黯黯有別意。”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十四章:“ 陸希榮 長長的身子蜷曲在地上,正在大聲小聲地呻吟。”
(二)、踡曲:亦作“ 踡屈 ”。拳曲;彎曲。
《素問·刺禁論》“刺脊間中髓,為傴” 唐 王冰 注:“傴,謂傴僂,身踡屈也。” 明 張居正 《贈國子馬生行》:“丈夫且知貴適志,安能踡曲坐樊籠。”一本作“綣曲”。 清 侯方域 《徐作霖張渭傳》:“ 渭 鬚繞其面,髮毿毿然,又騎馬折其左臂,常踡曲,類世之兒童戲繪以為冥官像者。” 馬烽 《停止辦公》:“他忽然聽見車廂里傳出很響的鼾聲,不由得回頭看了看,只見客人踡曲在草包上睡著了。”
釋義:
蜷曲,指卷繞或盤繞;肢體等彎曲。見《素問·刺禁論》“刺脊間中髓,為傴” 唐·王冰注:“傴,謂傴僂,身踡屈也。”
相關詞語:
聱牙詰曲背曲腰躬背曲腰彎低情曲意泛應曲當顧曲周郎廣譬曲諭改曲易調九曲回腸艱難曲折詰曲聱牙進道若蜷款曲周至龍游曲沼扭直作曲撓曲枉直撓直為曲扭曲作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