謡誦
詞語 | 謡誦 |
---|---|
拼音 | yáo sò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歌誦。 南朝 梁 陶弘景 《吳太極左仙公葛公之碑》:“其可以垂軌范,著謡誦者,迄於茲辰。” 宋 陸游 《賀王提刑啟》:“方攬澄清之轡,已騰謡誦之聲。” 蔡寅 《<變雅樓三十年詩徵>序》:“余惟詩之為道,泛論之,則謳歌謡誦,義類廣博,浩乎靡所涯涘;精言之,則格律繩尺,體裁謹嚴,劃然無可偭越。”解釋:
(一)、歌誦。
南朝 梁 陶弘景 《吳太極左仙公葛公之碑》:“其可以垂軌范,著謡誦者,迄於茲辰。” 宋 陸游 《賀王提刑啟》:“方攬澄清之轡,已騰謡誦之聲。” 蔡寅 《<變雅樓三十年詩徵>序》:“余惟詩之為道,泛論之,則謳歌謡誦,義類廣博,浩乎靡所涯涘;精言之,則格律繩尺,體裁謹嚴,劃然無可偭越。”
釋義:
1.歌誦。
相關詞語:
傳誦一時春誦夏弦觸目成誦耳聞則誦諷德誦功過目成誦家弦戶誦家傳戶誦家傳人誦口誦心惟口誦心維日誦五車涂歌邑誦循誦習傳晝耕夜誦造謡生事一覽成誦傳誦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