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日
詞語 | 臘日 |
---|---|
拼音 | là r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時歲終祭祀百神的日子,一般指臘八。解釋:
(一)、古時臘祭之日。農歷十二月初八。
應劭 《風俗通·祀典·灶神》引 漢 荀悅 《漢紀》:“ 南陽 陰子方 積恩好施,喜祀灶,臘日晨炊而灶神見。”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十二月八日為臘日。” 唐 杜甫 《臘日》詩:“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十二月》:“臘日,寺院送麵油與門徒,卻入疏教化上元燈油錢。”
(二)、泛指農歷十二月的時候。
《水滸傳》第三二回:“時當臘月初旬, 山東 人年例,臘日上墳。” 張志民 《梅園青松·周總理啊,就在我們身旁》詩:“整整一年了,又一度隆冬數九--臘日景象。”
釋義:
古時歲終祭祀百神的日子,一般指臘八。
造句:
1、在古代,人們把“臘日”視為祭祀之日,驅邪免災之日,以求來年安寧。
2、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相關詞語:
愛日惜力暗無天日白虹貫日白日見鬼白日升天白日衣繡白日做夢百花生日飽食終日倍日并行蔽日干云并日而食撥云見日補天浴日不見天日不可終日不日不月白日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