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澀
詞語 | 冷澀 |
---|---|
拼音 | lěng s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形容冰冷而令人感到凝滯的(水、氣流)(二)、冷漠而呆滯。
(三)、冷僻晦澀。
解釋:
(一)、亦作“ 冷澁 ”。凝滯,不順暢。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蜀郡太守潁川劉勝》:“ 劉勝 位故大夫,見禮上賓,俯伏甚於鱉蝟,冷澁比如寒蜒,無能往來,此罪人也。”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冰泉冷澀絃凝絶,凝絶不通聲暫歇。” 唐 陸龜蒙 《上清》詩:“新篁冷澀曲未盡,細拂云枝棲鳳驚。” 耶林 《月臺上》:“他用冷澀而且陰森的聲音說著,好象是他要同車夫和好,他站在馬子背后說:‘滿神氣!滿神氣!你掉過你的屁股來呀,要走路了!’”
釋義:
冷澀:“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造句:
1、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2、 我的世界太冷澀,不想四處碰壁,只想在這里避一避,不想回去。
相關詞語:
放冷箭潑冷水傍觀冷眼冰清水冷不冷不熱不擇生冷才短思澀殘杯冷炙殘羹冷炙殘羹冷飯打入冷宮龜冷支床龜冷搘床忽冷忽熱火盡灰冷橫眉冷目橫眉冷眼艱深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