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
詞語 | 景行 |
---|---|
拼音 | jǐng xí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高尚的德行。(二)、猶景仰。
解釋:
(一)、高尚的德行。
《詩·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鄭玄 箋:“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一說,景行(háng),大路。見 朱熹 集傳。 漢 蔡邕 《郭有道碑文》:“於是樹碑表墓,昭銘景行?!?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高山景行,私所慕仰?!?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五》:“況 漢 魏 二文,皆著遺令,永言景行,常志夙心。” 清 梁斌 《贈李映碧先生》詩之二:“文獻(xiàn)巋靈光,斗杓示景行?!?/p>
(二)、猶景仰。
南朝 宋 顏延之 《直東宮答鄭尚書》詩:“惜無丘園秀,景行彼高松。” 唐玄宗 《<孝經(jīng)>序》:“朕嘗三復(fù)斯言,景行先哲?!?清 昭槤 《嘯亭雜錄·信勇公》:“公生長窮荒,乃知忠義若爾,實(shí)為中原士大夫之所宜景行者也?!?/p>
釋義:
崇高的德行。語出《詩·小雅·車fe29(xi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止:之。)
造句:
1、立身存篤信,景行勝將金。
2、這身板子,真是仰之彌高,景行景止啊。
相關(guān)詞語:
殺風(fēng)景按轡徐行按行自抑敗德辱行倍日并行便宜行事兵行詭道并行不悖步線行針霸道橫行班功行賞半路修行倍道而行倍道兼行便宜施行不護(hù)細(xì)行不拘細(xì)行跛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