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
詞語 | 二十四橋 |
---|---|
拼音 | èr shí sì qiáo |
字數 | 4字詞語 |
形式 | abcd式詞語 |
意思:
故址在江蘇省揚州市江都縣西郊。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方輿勝覽》謂隋代已有二十四橋,并以城門坊市為名。宋韓令坤筑州城,別立橋梁,所謂二十四橋或存或廢,已難查考。宋解釋:
1.故址在江蘇省揚州市江都縣西郊。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方輿勝覽》謂隋代已有二十四橋﹐并以城門坊市為名。宋韓令坤筑州城﹐別立橋梁﹐所謂二十四橋或存或廢﹐已難查考。宋沈括《夢溪補筆談.雜志》:"揚州在唐時最盛。舊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東西七里三十步﹐可紀者有二十四橋。最西濁河茶園橋……自驛橋北河流東出﹐有參佐橋﹐次東水門﹐東出有山光橋。"系指揚州城外西自濁河橋茶園橋起﹐東至山光橋止沿途所有的橋。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岡西錄》則以為:"廿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揚州鼓吹詞序》云:是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或曰即古之二十四橋﹐二說皆非。"后用以指歌舞繁華之地。
造句:
1、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姜夔
2、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
相關詞語:
二把刀捱三頂四巴三覽四拔十得五不二法門不擒二毛不三不四八萬四千拔十失五百二關河百二河山百二金甌百二山川百二山河巴三攬四半三不四臂有四肘別無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