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
詞語 | 南音 |
---|---|
拼音 | nán yī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曲藝的一種,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唱詞基本為七字句,格律嚴謹,用揚琴、椰胡、三弦、洞簫、琵琶等伴奏。(二)、流行于福建的古典音樂,格調高雅,旋律優美。也叫南管、南樂。
解釋:
(一)、南方的音樂。
《左傳·成公九年》:“使與之琴,操南音。” 杜預 注:“南音, 楚 聲。”《呂氏春秋·音律》:“ 禹 未之遇而巡省南土, 涂山氏 之女乃令其妾候 禹 于 涂山 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 高誘 注:“南方國風之音。” 唐 劉禹錫 《采菱行》:“一曲南音此地聞, 長安 北望三千里。” 明 胡侍 《真珠船·南北音》:“若南音則《孺子》、《接輿》、《越人》、《紫玉》、 吳 歈 楚 艷,以及今之戲文皆是。然《三百篇》無南音,《周南》、《召南》皆北方也。” 鄭澤 《夏日感興次鈍根韻即以奉寄》:“懼茲南音寂,時作天籟鳴。”
(二)、指 虞舜 的《南風》歌。
晉 夏侯湛 《虞舜贊》:“垂拱臨民,詠彼南音。”
(三)、南方口音。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老儒 周懋官 ,口操南音,不記為何許人。”
釋義:
1.南方的音樂。 2.指虞舜的《南風》歌。 3.南方口音。
造句:
1、 如果以三嬸的反應為x軸,三叔的反應為y軸的話,南音就是那個倒霉的,被外力任意扭曲的函數圖像。
2、 我希望南音永遠都不要長大,永遠都不要把看別人的臉色當成自然而然的事。
相關詞語:
八音迭奏北門南牙八音遏密北轍南轅北鄙之音闖南走北大江南北德音莫違東箭南金東南半壁東南雀飛東西南北斗南一人大音希聲地北天南東南之寶東南之美東南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