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面
詞語 | 米面 |
---|---|
拼音 | mǐ mià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大米和面。(二)、(米面兒)米粉
(三)、一種食品,把大米加水磨成的漿,用旋子(xuàn·zi)做成像粉皮的薄片,再切成細條而成。
解釋:
(一)、米磨成的粉。
《爾雅·釋草》“莙牛薻” 宋 邢昺 疏:“此二藻皆可食,煑熟,挼去腥氣,米麵糝蒸為茹,嘉美, 揚州 人饑荒,可以當(dāng)穀食。”
(二)、米與面。
《兒女英雄傳》第六回:“那廚房里墻上掛著一盞油燈,案上雞鴨魚肉以至米麵俱全。”
釋義:
1.米磨成的粉。 2.米與面。
造句:
1、他是挺注重保養(yǎng)的,每早必喝玉米面粥,但亡羊補牢的做法對于健康是要不得的。
2、但是,吃了最最好吃的黃米面團后精力充沛的桃太郎和伙伴們并肩作戰(zhàn),瞬間就把魔鬼們打得落花流水。
相關(guān)詞語:
笑面虎八面見光八面玲瓏八面威風(fēng)八面瑩澈八面圓通八面張羅白面書生白首北面半面之交半面之舊北面稱臣本來面目表面文章別開生面八面駛風(fēng)八面受敵白面儒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