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溺
詞語 | 便溺 |
---|---|
拼音 | biàn ni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排泄大小便:不許隨地便溺。(二)、屎和尿:這種動物的便溺有種特殊的氣味。
解釋:
(一)、排泄屎尿。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陰府辯詞》:“其家就牀褥作一竅,任其便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珊瑚》:“無何,母以鬱積病,委頓在牀,便溺轉側皆須生。”
(二)、屎尿。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雷公》:“大駭,急以器中便溺傾注之。” 許杰 《吉順》下:“一種特別的氣味,是兒童們的便溺。”
釋義:
便溺,指排泄屎尿。語出明 陶宗儀 《輟耕錄·陰府辯詞》:“其家就牀褥作一竅,任其便溺。”
造句:
1、 翻蓋翻起內面所形成的便溺遮擋空間不僅可以保護病人隱私,而且能夠防止排泄物的濺落,有利于病床衛生的保持。
2、 極其重要的是立即組織衛生設施,例如指定便溺場所和集體壕溝廁所。
相關詞語:
便辭巧說便宜行事避溺山隅便宜從事便宜施行不便水土觸機便發大腹便便咄嗟便辦道在屎溺屙金溺銀方便之門扶危拯溺公私兩便己饑己溺家常便飯及溺呼船己溺己饑